红楼琏二爷 第898章 平辽大将军

小说:红楼琏二爷 作者:桃李不谙春风 更新时间:2025-08-17 22:41:43 源网站:平板电子书
  就在一众建奴首领商议着,如何再找机会教训一下魏人,忽有一封密报送来。

  罗觉安昌展开羊皮卷一瞧,立马惊疑不定起来。

  其他人见状忙问发生了何事。

  “魏人又向辽东增兵了!”

  听闻这个消息,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,然后便是怒不可遏。

  魏人分明答应了和他们议和,却暗暗往辽东增兵,这岂非戏弄伟大的女真勇士?

  也有人质疑消息的可靠性,询问从何而来。

  “我在魏国自有耳目。他还特意提醒我,此次魏国领兵而来的是他们皇帝身边的心腹近臣,还是个国公,叫做什么贾琏。”

  罗觉安昌乃是现今女真族最大的部落完颜部的首领。

  他虽然年过六旬,却是个极有野心之人。

  当年辽太祖曾经说过:金人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!

  而今他的完颜部不但人口已过万,而且是男丁也要过万了。

  他觉得金人是时候该崛起了。

  于是他这么多年来,不但积极联络女真各部,侵吞、收伏其他小部落,甚至还特意收拢一些魏人替他效命。

  因为在他的计划之中,完颜部落早晚有一天要一统女真各部。

  到时候那白山黑水肯定是不够实现女真族的伟大复兴,势力必定南迁,与魏国对峙。

  而魏国人口众多,抑郁不得志的人也多。

  只需要他肯付出代价招揽,收拢一批汉人为他所用是不难的。

  至不济,还可以派兵南下劫掠。

  就像那随着他儿子穆尔哈济出使魏国京城的中年文士,便是他从汉土劫掠的书生,许他女人与富贵之后,便开始替完颜部做事了。

  而这道魏国秘密增兵辽东的消息,就是他花费众多金银财宝收买的魏国官员送来的。

  当然这种秘密,他轻易肯定是不会透露给其他部落首领的。

  “不知魏人此番增兵多少。”

  “据说不足一万人……”

  听到魏国援兵还不到一万,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消散。

  许多人笑着嘲讽道:“这些魏人真是不知死活,看来他们还是没长教训。

  前番他们两万人就敢追击我女真铁骑,被我等略施小计,就杀得人仰马翻。

  如今那两万魏人中还活着的,只怕都逃进深山当野人了吧,哈哈哈……”

  众首领都大笑起来,丝毫不把庞大的魏国放在眼里。

  罗觉安昌觉得事有蹊跷。

  魏人一边与他们和谈,一边悄悄增兵辽东,此举怎么都给他一种阴谋的味道。

  但他又想不出魏人会有什么阴谋。

  于是只能对众人道:“你们切不可太小看魏人,他们地大物博,人丁众多。

  就算前番损兵两万,对他们而言也算不得什么。

  不到万不得已,我们也无需与魏人死磕到底。

  我们能胜他们两万人,却未必能胜他们十万,二十万。

  倘若他们真的不顾一切派遣大军对付我们,即便我们能胜,也必然元气大伤。

  到时候只能便宜鞑靼人。”

  众首领一听,倒也不怎么反驳。

  反正此番出兵是罗觉安昌倡议的,在不损害他们自身利益,且能多获取利益的前提下,他们自然都愿意听罗觉安昌的。

  于是众多贼首合议,猜测魏人此举的用意。

  最终几乎达成一致见解:

  “魏人怯战,又妄自尊大。

  要么就是他们舍不下面子放弃他们在辽东的利益,因此偷偷增兵,想要在结盟之前,夺回失地。

  要么就是他们害怕我们的铁骑继续南下,威胁他们的京城,所以增兵防守。

  不然为何只怕派遣一万人马?”

  罗觉安昌虽然多少有些不安,但也觉得除了这两种可能之外,也没有第三种可能。

  毕竟两万大军都折损了,又偷偷送来一万大军有什么用?

  最后,在打听到贾琏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皇族子弟之时,他们彻底的放下心来。

  开始布置战术,死死盯住这股增援的大军,意图再次寻找机会一举歼灭,彻底断了魏人的希望,让他们乖乖将辽东肥美的平原之地割让出来。

  ……

  晓日出东方。

  辽东湾外面平静的海面上,忽然荡起层层涟漪。

  这涟漪连绵不绝,一浪接着一浪,朝着广阔的海面席卷而去。

  高空中觅食的海燕忽然发现了什么,奋力展翅,朝着北方划过,一转眼不见了踪迹。

  随着它的消失,远处的海面骤然浮现一根根桅杆。

  随之而见的,则是一艘艘大船。

  这些船只排列整齐,旌旗林立,横亘在海面上,仿若一堵高墙,无边无际。

  此刻若是有渔船在这片海域作业,渔民们一定会惊骇莫名。

  只因这些船只在靠近之后,其模样也逐渐变得清晰。

  这些一眼看不到头的船只,竟然都是战船!

  每一艘战船,都庞大巍峨,不是普通渔船可以比拟不说。

  上面成排成排的,还可以看见衣甲鲜明的士兵。

  如此规模庞大的战船,如此多的士兵,这是要发动灭国之战吗?

  贾琏一身战甲立在船头,看着眼前波澜壮阔的大海,特别是看着那些被他身后庞大舰队推卷而起的层层海浪,他的心中也不免泛起豪迈。

  背后忽然传来脚步声,以及赵胜的声音:“二爷,苏统领、冯都司他们到了。”

  “参见大将军。”

  贾琏回头看向众将,点点头,示意众人上前。

  然后他指着辽阔的大海,笑问道:“诸君见到如此场面,可有什么想法?”

  苏克光等人不解贾琏之意,但还是一个个看向海面,面露沉思之色。

  贾琏似乎也并不指望他们回答,而是继续说道:“诸君可知,此去向东,绕过朝鲜,便可抵达扶桑岛。”

  众人闻言点头。

  哪怕以前没研究过地理地图的,此行跟着贾琏出来,也都做了一些功课。

  “那诸君可知道,若是乘船越过扶桑岛,继续往东,跨过那茫茫大海,经过一万里的跋涉,便可以抵达一块全新的大陆。

  那是一块广袤的,丝毫不会输给我华夏大地的美丽的土地。”

 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
  苏克光忍不住问道:“荣公此言可是当真?从来只听说过南洋、西洋有诸多国家,从没有听说过东洋扶桑之外,还有国度的存在。”

  贾琏看向他,笑道:“或许现在那片土地上,确实还没有国度存在。”

  众人更是不解。

  尤其是贾琏的嫡系将领们。越是跟着贾琏越久,就越是觉得,他们的将军是生而知之的。

  即便是那几个水师将领和长安军参将,见到贾琏说的煞有其事,也不由得信了几分。

  因为他们实在想不出贾琏编造这样的言论来哄他们的意义。

  还是冯紫英这个将门之后,略微看出些贾琏的意思,开口道:“不知道将军告诉我们这些,所为何意?”

  贾琏转过头,重新望向北边。

  “我想告诉诸君的是,这个世界很大很大。华夏之外,还有许多富饶的土地。

  而我和诸君,有幸生于华夏,更有幸成为这个民族的掌权者之一。

  那我们就绝不应该只着眼在中原那一亩三分地之上,任由海外诸夷肆意的攫取利益,发展壮大,最后反过来凌驾于我华夏民族之上。

  我们要做的,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,带领我们的国家,我们的民族走出去。

 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。

  所以,本将此番带领诸君剿灭作乱的建奴,只是迈出去第一步而已。

  待将来若有机会,本将还想要与诸君一起,北上收服鞑靼,东渡征服扶桑,然后再与诸君一起,去那最东边遥远的大陆。

  真到了那一天……”

  贾琏回过头,看着都是一脸震撼之色的众将,笑道:“真到了那一天,王侯之位,诸君也未尝不可。”

  在场所有将领乃至兵士,都被贾琏的言语震惊到了。

  他们都是第一次知道,他们的大将军竟然有如此宏图大志!

  许多人心中甚至不自觉的开始反思,他们以前似乎真的只是着眼在中原之地上。

  对于南洋西洋诸国,通通抱着统一的蔑视的姿态。

  最多就是偶有好奇他们为什么能弄出那么多奇巧玩意儿而已。

  而眼下从贾琏这里,他们隐隐明白他们似乎是小看了华夏之外的世界。

  他们更是被贾琏所描画的蓝图勾引了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想法。

  作为将领,谁没有杀敌建功,封侯拜将的理想?

  他们以前做的最大的梦就是朝廷有一天和鞑靼等周边的贼寇作战,他们能够领兵建功。

  但是他们心中也清楚,这样的机会小不说,即便真的发生了,也未必轮得到他们。

  倘若,倘若贾琏说的是真的。

  海外真的有那么多广袤且富饶的土地等着他们去征服,那样建功立业的机会,无疑是大大的增加了!

  王侯之位,多么诱人的美味。

  只要是个男人,应该就没有不想要的。

  总而言之,在场大多数人,都被贾琏的宏伟志向震惊、折服,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一股野望。

  甚至有人忽然想:

  朝廷上文臣当国,都是些固步自封,力求安稳之辈。

  就拿此番征伐建奴而言,传言都是荣国公几次向宁康帝求旨,才最终达成。

  就这样,也才不过只给了个“平辽大将军”和一两万的兵马。

  真希望有一天,朝廷是荣国公这样有雄才大略和宏图伟志的人当权,那样朝廷方才会有进取之心。

  只有朝廷有进取之心,他们这些领兵之将,方才有建功的机会。

  王侯之位,方才会有一丝可能。

  然而荣国公这样的人能够成为朝廷的当权之人嘛?

  很有可能!

  荣国公而今不过二十三四,青春正盛便已名满天下不说。

  其不论在朝廷的功绩和名望,还是在陛下心中的圣眷,都罕有人能及。

  可以说,按照这样发展下去,只要荣国公不倒,将来必然能够成为朝廷的泰山柱石。

  甚至达到说一不二的地步。

  别忘了,他还是太上皇的遗孙,实打实的太祖血脉……

  ……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琏二爷,红楼琏二爷最新章节,红楼琏二爷 平板电子书!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,与本站立场无关
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,请发邮件至,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。
Copyright©2018 八零电子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