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家与赵高,这怨恨的根,深植于帝国权力更迭的土壤之中。
昔日始皇横扫六合,蒙氏三代为将,蒙恬大将军更是北驱匈奴、修筑长城,功勋彪炳。
那时的赵高,不过是依附皇权、以“狱法”和“书同文”这些内政治理之术崭露头角的宦官,纵然得宠,也不敢正面撄蒙家之锋。
蒙恬的赫赫战功,是蒙家最坚实的壁垒。
然而,天下一统,始皇之心,已从金戈铁马转向了千秋万世。
车同轨,书同文,度量衡一统……这些维系庞大帝国的精细活计,成了重中之重。
赵高精研律法,督造字书,将其推行至蒙学启蒙,俨然成了“文治”的代表,深得始皇倚重。
而蒙家军那套开疆拓土的悍勇,在和平的帷幕下,光芒渐黯,甚至…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。
裂痕,在无声中扩大。
赵高对蒙家这个手握重兵、功高震主的将门世家的忌惮与倾轧,从未停止。
那场震动朝野的“虎符案”,便是这倾轧最血腥、最致命的体现!
数年前,蒙家旁支一位正值壮年、前途无量的中将,被委以重任,率军清剿郑国故地的残余叛乱。
这本是巩固军功、更进一步的良机。
然而,就在大军开拔前夕,那枚象征着调兵权柄、不容有失的青铜虎符,竟离奇失踪!
虎符失窃,乃大秦律法中的十恶不赦之罪!无论缘由,皆视为谋逆!
始皇震怒!
雷霆之威瞬间降临!
那位蒙氏中将连同其满门老幼,被尽数诛杀!血染咸阳!牵连者众!
此案如同一柄淬毒的利刃,狠狠捅进了蒙家的心脏!不仅斩断了蒙氏旁支的脊梁,更让整个蒙家军蒙上了耻辱的阴影,军中势力大受打压,人心惶惶。
自那以后,赵高及其党羽气焰愈发嚣张。
严闾作为赵高的心腹爪牙,更是频频与蒙家军发生摩擦,克扣军饷、抢夺功劳、安插眼线……种种行径,层出不穷!
蒙恬大将军性格刚直,不屑于阴谋诡计,只以忠君体国、护卫始皇安全为己任。但这隐忍,在严闾之流眼中,却成了软弱可欺!
今日,赵高刚回咸阳,便直扑禁军大营!
严闾更是当着蒙挚的面,在他麾下匠人的营帐里肆意搜查,如同抄家!
这已不是简单的羞辱,这是骑在蒙家军头上拉屎,是在蒙挚这个蒙家第三代将领的脸上,狠狠抽打!更是在试探蒙家最后的底线!
蒙挚的爆发,绝非仅仅为了一个匠女的失手,为了一个营帐的翻乱。
这是蒙家军积压多年的屈辱和血仇,在这一刻,被彻底点燃!
他眼中燃烧的,是蒙氏中将满门被屠的冲天怨气,是蒙家军被打压的刻骨之恨,是对眼前这伙阴险小人最直接的宣战!
空气,在这一刻彻底凝固。
夕阳的余晖似乎也染上了血色。
赵高扶着自己歪斜的发髻,脸上的温和早已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、令人心悸的阴鸷。
严闾的手已彻底按在了腰间不存在的刀柄上,眼神凶狠如狼,与蒙挚毫不退让的锐利目光在空中激烈碰撞,火花四溅!
尚发司营帐内,翻找的声音诡异地停了下来,仿佛也被帐外这剑拔弩张的杀气所冻结。
跪在地上的阿绾,忘记了哭泣,惊恐地睁大了眼睛,看着挡在自己身前那堵如同山岳般的玄色背影。
校场远处,隐约传来士兵操戈列队的沉重脚步声——是吕英带着人赶来了!
一场风暴,即将撕碎这虚假的平静!
所以,他们要动手了?要杀人了?
阿绾怕得要死,特别想往后面再躲躲。
空气绷紧到了极致,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火药桶!血腥味,似乎已经提前弥漫在每个人的鼻尖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、一触即杀的时刻——
“哎哟喂——!赵大人!蒙将军!严大人!这都聚在这儿做什么呢?天大的事情,也挡不住填饱肚子呀!”
一个娇媚得近乎刺耳的女声,带着风月场特有的夸张浪笑,突兀地撕裂了这令人窒息的肃杀!
众人猝然转头!
只见明樾台馆主姜嬿,扭着水蛇腰,带着几个粗壮的仆役,正袅袅婷婷地穿过校场走来。她换了身簇新的茜红深衣,发髻重新梳过,插着晃眼的金步摇,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,此刻笑得像朵盛开的花。
仆役们抬着几个沉甸甸的食盒,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黍米饭的焦香,强行冲散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。
“妾身给诸位大人请安啦!”姜嬿走到近前,对着赵高和蒙挚福了福身,眼波流转,声音甜得发腻,“尚膳司的韦主管前几日特意让妾身送些吃食过来!说是今儿个恰逢‘望日’,按咱们大秦军营的《戍律》,凡逢望日,戍卒军吏皆需沐浴更衣,食黍饭肉羹,以示洁身敬天,祛除不祥!”她故意提高了声调,点出这是始皇钦定的严苛军规,不容违逆。
她一边说着,一边指挥仆役将食盒放下打开。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黍米饭团、油汪汪的酱狗肉、还有几大罐飘着油花的肉羹。
食物的香气在紧张的气氛中弥漫开来,形成一种怪异的反差。
“没想到今日赵大人和严大人竟然也都在,真是太巧了。幸好啊,妾身这是紧赶慢赶给送来了。”姜嬿笑着,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扫过那尚发司低垂的门帘,又飞快地掠过赵高和严闾,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精明的了然。
她仿佛没看到地上跪着的阿绾,也没感受到那几乎要凝固的杀气,自顾自地张罗起来,“大人,将军,这天都快黑了,先用些热食吧?”她这话,明着是送饭,暗里却像是一盆恰到好处的温水,泼在了即将燃烧的干柴上,给双方都递了一个台阶。
赵高眼中那冰冷的杀意微微波动了一下。
他扶着自己歪斜的发髻,目光在姜嬿那张堆满谄媚笑容的脸上停留片刻,又缓缓扫过蒙挚那依旧紧绷、却因这突然的打断而略显滞涩的怒容。
始皇帝定下的《戍律》规矩,确实严苛,尤其是在这象征“除秽”的望日,见血动兵戈,乃是大大的不吉。若真在此刻与蒙挚彻底撕破脸,闹得不可开交,传到东巡途中的始皇帝耳中……赵高心思急转。
严闾的手,也缓缓从腰间放下,那股欲择人而噬的凶戾之气收敛了几分。他看向赵高,眼神请示。
营帐内,那翻箱倒柜的声音诡异地彻底消失了。片刻后,那两名进去搜查的黑衣侍卫一前一后走了出来,对着严闾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一无所获的阴沉。
赵高脸上那层冰封的阴鸷,如同变戏法般,又慢慢融化开一丝极淡的、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。
他抬手,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被阿绾扯歪的发髻,仿佛刚才那剑拔弩张的一幕从未发生。
“呵呵,”赵高轻笑一声,打破了死寂,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温和,甚至带着点戏谑,“姜馆主说得是。天大地大,吃饭最大。更何况是陛下亲定的望日之餐?蒙将军治军严谨,恪守律法,本官佩服。”他这话,绵里藏针,既是捧,也是压,更点出了“律法”二字,提醒蒙挚不要逾矩。
他转向姜嬿,笑容可掬:“有劳姜馆主辛苦跑一趟了。这肉羹的香气,倒是勾起了本官的馋虫。”他不再看蒙挚,仿佛刚才的对峙只是一场幻觉,施施然前行回了蒙挚的营帐,让姜嬿带着食盒跟上,一副准备享用晚餐的闲适模样。
严闾也立刻换上了一副恭敬的表情,跟了过去。
那笼罩在众人头顶、几乎要将人碾碎的杀伐之气,竟被姜嬿这一篮子饭菜和几句插科打诨的“军律”,硬生生地搅散了!如同沸油泼雪,瞬间消弭于无形。
蒙挚站在原地,玄甲下的胸膛剧烈起伏着,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他看了一眼依旧跪伏在地、抖如筛糠的阿绾,又看了一眼若无其事走向食盒的赵高和严闾,眼神复杂难明。
这场冲突被暂时按了下来,但蒙家军与赵高之间那浸透了鲜血的旧恨,那“虎符案”留下的刻骨伤痕,绝不会就此消失。
风暴,只是被推迟,终将席卷而来。
昔日始皇横扫六合,蒙氏三代为将,蒙恬大将军更是北驱匈奴、修筑长城,功勋彪炳。
那时的赵高,不过是依附皇权、以“狱法”和“书同文”这些内政治理之术崭露头角的宦官,纵然得宠,也不敢正面撄蒙家之锋。
蒙恬的赫赫战功,是蒙家最坚实的壁垒。
然而,天下一统,始皇之心,已从金戈铁马转向了千秋万世。
车同轨,书同文,度量衡一统……这些维系庞大帝国的精细活计,成了重中之重。
赵高精研律法,督造字书,将其推行至蒙学启蒙,俨然成了“文治”的代表,深得始皇倚重。
而蒙家军那套开疆拓土的悍勇,在和平的帷幕下,光芒渐黯,甚至…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。
裂痕,在无声中扩大。
赵高对蒙家这个手握重兵、功高震主的将门世家的忌惮与倾轧,从未停止。
那场震动朝野的“虎符案”,便是这倾轧最血腥、最致命的体现!
数年前,蒙家旁支一位正值壮年、前途无量的中将,被委以重任,率军清剿郑国故地的残余叛乱。
这本是巩固军功、更进一步的良机。
然而,就在大军开拔前夕,那枚象征着调兵权柄、不容有失的青铜虎符,竟离奇失踪!
虎符失窃,乃大秦律法中的十恶不赦之罪!无论缘由,皆视为谋逆!
始皇震怒!
雷霆之威瞬间降临!
那位蒙氏中将连同其满门老幼,被尽数诛杀!血染咸阳!牵连者众!
此案如同一柄淬毒的利刃,狠狠捅进了蒙家的心脏!不仅斩断了蒙氏旁支的脊梁,更让整个蒙家军蒙上了耻辱的阴影,军中势力大受打压,人心惶惶。
自那以后,赵高及其党羽气焰愈发嚣张。
严闾作为赵高的心腹爪牙,更是频频与蒙家军发生摩擦,克扣军饷、抢夺功劳、安插眼线……种种行径,层出不穷!
蒙恬大将军性格刚直,不屑于阴谋诡计,只以忠君体国、护卫始皇安全为己任。但这隐忍,在严闾之流眼中,却成了软弱可欺!
今日,赵高刚回咸阳,便直扑禁军大营!
严闾更是当着蒙挚的面,在他麾下匠人的营帐里肆意搜查,如同抄家!
这已不是简单的羞辱,这是骑在蒙家军头上拉屎,是在蒙挚这个蒙家第三代将领的脸上,狠狠抽打!更是在试探蒙家最后的底线!
蒙挚的爆发,绝非仅仅为了一个匠女的失手,为了一个营帐的翻乱。
这是蒙家军积压多年的屈辱和血仇,在这一刻,被彻底点燃!
他眼中燃烧的,是蒙氏中将满门被屠的冲天怨气,是蒙家军被打压的刻骨之恨,是对眼前这伙阴险小人最直接的宣战!
空气,在这一刻彻底凝固。
夕阳的余晖似乎也染上了血色。
赵高扶着自己歪斜的发髻,脸上的温和早已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、令人心悸的阴鸷。
严闾的手已彻底按在了腰间不存在的刀柄上,眼神凶狠如狼,与蒙挚毫不退让的锐利目光在空中激烈碰撞,火花四溅!
尚发司营帐内,翻找的声音诡异地停了下来,仿佛也被帐外这剑拔弩张的杀气所冻结。
跪在地上的阿绾,忘记了哭泣,惊恐地睁大了眼睛,看着挡在自己身前那堵如同山岳般的玄色背影。
校场远处,隐约传来士兵操戈列队的沉重脚步声——是吕英带着人赶来了!
一场风暴,即将撕碎这虚假的平静!
所以,他们要动手了?要杀人了?
阿绾怕得要死,特别想往后面再躲躲。
空气绷紧到了极致,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火药桶!血腥味,似乎已经提前弥漫在每个人的鼻尖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、一触即杀的时刻——
“哎哟喂——!赵大人!蒙将军!严大人!这都聚在这儿做什么呢?天大的事情,也挡不住填饱肚子呀!”
一个娇媚得近乎刺耳的女声,带着风月场特有的夸张浪笑,突兀地撕裂了这令人窒息的肃杀!
众人猝然转头!
只见明樾台馆主姜嬿,扭着水蛇腰,带着几个粗壮的仆役,正袅袅婷婷地穿过校场走来。她换了身簇新的茜红深衣,发髻重新梳过,插着晃眼的金步摇,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,此刻笑得像朵盛开的花。
仆役们抬着几个沉甸甸的食盒,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黍米饭的焦香,强行冲散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。
“妾身给诸位大人请安啦!”姜嬿走到近前,对着赵高和蒙挚福了福身,眼波流转,声音甜得发腻,“尚膳司的韦主管前几日特意让妾身送些吃食过来!说是今儿个恰逢‘望日’,按咱们大秦军营的《戍律》,凡逢望日,戍卒军吏皆需沐浴更衣,食黍饭肉羹,以示洁身敬天,祛除不祥!”她故意提高了声调,点出这是始皇钦定的严苛军规,不容违逆。
她一边说着,一边指挥仆役将食盒放下打开。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黍米饭团、油汪汪的酱狗肉、还有几大罐飘着油花的肉羹。
食物的香气在紧张的气氛中弥漫开来,形成一种怪异的反差。
“没想到今日赵大人和严大人竟然也都在,真是太巧了。幸好啊,妾身这是紧赶慢赶给送来了。”姜嬿笑着,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扫过那尚发司低垂的门帘,又飞快地掠过赵高和严闾,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精明的了然。
她仿佛没看到地上跪着的阿绾,也没感受到那几乎要凝固的杀气,自顾自地张罗起来,“大人,将军,这天都快黑了,先用些热食吧?”她这话,明着是送饭,暗里却像是一盆恰到好处的温水,泼在了即将燃烧的干柴上,给双方都递了一个台阶。
赵高眼中那冰冷的杀意微微波动了一下。
他扶着自己歪斜的发髻,目光在姜嬿那张堆满谄媚笑容的脸上停留片刻,又缓缓扫过蒙挚那依旧紧绷、却因这突然的打断而略显滞涩的怒容。
始皇帝定下的《戍律》规矩,确实严苛,尤其是在这象征“除秽”的望日,见血动兵戈,乃是大大的不吉。若真在此刻与蒙挚彻底撕破脸,闹得不可开交,传到东巡途中的始皇帝耳中……赵高心思急转。
严闾的手,也缓缓从腰间放下,那股欲择人而噬的凶戾之气收敛了几分。他看向赵高,眼神请示。
营帐内,那翻箱倒柜的声音诡异地彻底消失了。片刻后,那两名进去搜查的黑衣侍卫一前一后走了出来,对着严闾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一无所获的阴沉。
赵高脸上那层冰封的阴鸷,如同变戏法般,又慢慢融化开一丝极淡的、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。
他抬手,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被阿绾扯歪的发髻,仿佛刚才那剑拔弩张的一幕从未发生。
“呵呵,”赵高轻笑一声,打破了死寂,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温和,甚至带着点戏谑,“姜馆主说得是。天大地大,吃饭最大。更何况是陛下亲定的望日之餐?蒙将军治军严谨,恪守律法,本官佩服。”他这话,绵里藏针,既是捧,也是压,更点出了“律法”二字,提醒蒙挚不要逾矩。
他转向姜嬿,笑容可掬:“有劳姜馆主辛苦跑一趟了。这肉羹的香气,倒是勾起了本官的馋虫。”他不再看蒙挚,仿佛刚才的对峙只是一场幻觉,施施然前行回了蒙挚的营帐,让姜嬿带着食盒跟上,一副准备享用晚餐的闲适模样。
严闾也立刻换上了一副恭敬的表情,跟了过去。
那笼罩在众人头顶、几乎要将人碾碎的杀伐之气,竟被姜嬿这一篮子饭菜和几句插科打诨的“军律”,硬生生地搅散了!如同沸油泼雪,瞬间消弭于无形。
蒙挚站在原地,玄甲下的胸膛剧烈起伏着,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他看了一眼依旧跪伏在地、抖如筛糠的阿绾,又看了一眼若无其事走向食盒的赵高和严闾,眼神复杂难明。
这场冲突被暂时按了下来,但蒙家军与赵高之间那浸透了鲜血的旧恨,那“虎符案”留下的刻骨伤痕,绝不会就此消失。
风暴,只是被推迟,终将席卷而来。